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家规家训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家规家训对后世的影响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卒谥文靖。北宋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人,生于宋仁宗皇佑5年,享年83岁。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70岁时奉宋徽宗亲笔诏书入朝、任过宋钦宗、宋高宗皇帝的侍讲。任过谏议大夫,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等职。

杨时求知若渴、尊师重道。宋神宗熙宁九年24岁中进士,调官不赴,在家潜心经史。元丰四年(1081年),杨时28岁时闻程颢程颐二兄弟讲孔孟绝学于洛阳,遂与建阳游酢一道前往河南颍昌,以师礼拜程颢为师,他勤学好问,学习成绩优异,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杨时学成辞归时,程颢先生目送之曰:“吾道南矣。”这就是以后许多地方建有“道南祠”的来由。杨时41岁调任湖南浏阳任知县时绕道到河清县邀时任河清县令的好友游酢再次到洛阳拜程颐为师,留下 “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的千古佳话。他于公元1111年创建无锡东林书院,弟子千余人,人称“南渡洛学大宗”,他用了近五十年时间倾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先生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延平县志儒林传第24)。他“上接濂洛之传,下启罗(从彦)、李(侗)、考亭(朱熹)之绪”,他倡导东南,对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以及闽学文化的创建和发展有着筚路蓝缕之功,他的哲学思想承前启后,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体系,并对后来朱熹闽学思想体系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杨时被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他一传罗从彦,二传李侗,三传朱熹。朱子集儒家之大成,创立博大精深的闽学考亭学派,程朱理学在宋元明清八百多年间对中华民族和东南亚各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宋以后,福建被誉为“理学名邦”、“海滨邹鲁”,杨时是重要的奠基者,其“诚学穷理、尊师重道、爱国恤民、刚正清廉”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杨时著述有《杨龟山先生文集》《二程粹言》《伊川易传》等八十多万字的著作传世。

杨时安于州县四十余年,他爱护百姓,执政为民,所到之处皆有惠政,至今民思不忘。如浏阳赈灾,余杭抗浚,萧山筑湖;他爱国怀乡,刚正不啊,抗佞排奸,力主抗金,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他清正廉洁,一生“廉洁自律,奉法爱民,不妄费公家一钱”,宋胡安国代表朝廷在杨时墓志铭中写道:杨时逝世时:“身后萧然,家徒壁立”,“子孙满堂,每食不饱,亦不改其乐也”。

宋政和五年(1115年),杨时亲自编修将乐杨氏第一部《弘农杨氏族谱》,制定家训十条:一训父慈,二训子孝,三训臣忠,四训夫义,五训妇从,六训友恭,七训敬长,八训择友,九训睦族,十训和邻。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杨时立下家规教育儿孙:“三餐饭蔬不论脆甘酸苦,只要可以吃的,就不可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论布料精细,只要合身,就不许挑挑捡捡;所住房屋,尽管简陋,只要还能居住,就应安居乐业,不要羡慕别人雕梁画栋……”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严格要求后世子孙崇尚简朴,防止奢靡堕落。正因为有了如此严谨的家规家教,数百年来杨时子孙都能保其日耕夜读、清白传家之风。此后各朝代杨时后裔谨遵祖训、恪守家规,以传承祖德为核心的家风也愈见浓厚,家风文化的内涵也大为丰富。明代杨氏家训为:勤耕务读,敦伦孝亲,卑无犯上,富莫骄贫,居仁由义,睦族和宗,布衣菲食,气忍家宁。清代杨氏家训主要内容有:顺父母,睦兄弟,和宗族,完国赋,务勤俭,勤耕读,谨丧祭,慎嫁娶,安本分,禁非为,守公法,记铭言。现代将乐杨氏族谱家训32句,“十八个不准”,禁止忤逆不孝、兄弟阋墙、虐待子女、伤风败俗、好逸恶劳等有悖伦理的行为,并谆谆告诫家人谨守勿忘,遵规执行。这些家规家训是杨时后裔凝聚家族、规范后人的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着杨氏后人。

杨时在将乐含云寺讲学时写下著名的《勉学歌》:“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贫贱岂吾羞,逐物乃自戕。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所逢义适然,未殊行与藏……”他以此教育后人,而自己首先带头力行。他一生清贫乐道,清正廉洁,致仕还乡时,按惯例朝廷赐予:对衣,金带,紫金鱼袋,赐官绢200匹、白银300两颐养天年,但杨时谢辞不受,而恳求减免贫穷的福建人民的税租负担:“乞恩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宋高宗准奏“永为优免”(见陈延统:杨文靖公集·序),杨时七十八岁退休时两袖清风回到家乡将乐。

杨时求知若渴、尊师重道的精神成为千古美谈,也深深影响了杨氏子孙。在杨时的精心培育和杨时精神的影响下,他的子孙英才辈出,他的五个儿子和孙子、重孙中先后有12人考中进士,都为朝廷和地方官员,而且他们都能保其清白传家之风。据我们目前所知,杨时后裔自宋到清末共出进士41名,其中状元一名,榜眼一名。中央纪委、国家监察部网站在推荐杨时家规家训中曾说:杨时程门立雪、载道东南之后对将乐社会风气影响非常大:一是读书进取、耕读传家;二是讲究名节、崇尚廉俭”。据清代《将乐县志》记载,“自龟山先生载道南归,乡邑重道,读书进取,后先相望,间有魁元。”将乐明代和清代县志有载:仅数万人口的将乐小县城,将乐籍人士在历史上曾出过2人登文武头榜、67人中进士、4人任尚书、侍郎的人文盛况。这些优秀人才的涌现,得益于家族的动力,得益于社会的教化,其中作为根基的家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近现代也涌现出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才。如清同治年间杨时27世孙、闽安水师副将杨廷辉率领舰队赶赴台湾击败并赶走日本侵略者受皇帝兰领顶戴嘉奖,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济远舰二副杨建洛等十多位杨时后裔北洋水师将士为国捐躯,其中杨时27世孙、北洋水师左翼护理总兵兼镇远舰管带杨用霖拒绝向日军投降而开枪自尽。

国共两党共有杨时后裔将军(少将至上将)26名,其中有著名的开国上将代总参谋长杨成武(杨时27世孙),开国少将杨世明、杨尚儒,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三过草地,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的将乐人杨锡光,原空军中将空军副政委杨英昌,空军副司令杨东明中将,原武警部队少将杨俊生。空军指挥学院少将杨绪金,二炮少将杨东胜。支持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和支持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首届海军总司令,海军部长兼福建省主席的杨树庄上将(杨时29世孙)。又如辛亥革命老人、前清举人、曾任东京同盟会总部干事兼孙中山先生日文翻译,广东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兼管军法事物的杨仰程,原国家科委副主任著名化学家杨浚,被誉为“草鞋书记”的四川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等等。另要提到的是著名作家现代新文学开拓者冰心(谢婉莹)的母亲杨福慈是杨时的27代孙女,杨福慈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叔叔哥哥都是清朝末的进士或举人,冰心自幼受到杨家深厚文化的熏陶。2019年3月冰心文学馆的领导、教授到将乐县杨时小学举办以“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走过的文学道路为题的一系列活动。

杨时的孙子杨航,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考中进士,先后任宣议郎、枢密院编修等职。他性情耿直,不图名利,以祖父忠直敢言的浩然正气为楷模,常在朝堂上论奏,敢于直言时政错误而得罪朝廷,被外调降为常州通判兼实录院检讨。他到地方任后,走访百姓,征求意见,有不利于民的政条一概去除,处处为民办实事,常州百姓作歌称颂。

将乐县蛟湖村是杨时幼年生活与读书处,也是他子孙聚居地之一。蛟湖的杨时后裔在杨时家训和杨时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下,宋元明清数百年来都以日耕夜读、诗礼传家为荣,曾出过多位进士、举人、孝廉、贡生,仅国学生太学生就有40名。他们继承先祖遗风,和谐相处,勤劳致富,乐善好施,为国效力,蛟湖杨氏在历史上有许多佳话流传,如蛟湖人杨生,杨时11世孙,明代洪武年间任浙江衢州守御千户殉国被明朝廷封为义勇将军,杨生次孙杨林佑于明永乐年间奉诏率军征交趾(今越南)阵亡被明朝廷封为义勇大将军。杨时11世孙杨旺奉诏入朝被永乐皇帝授予光禄寺卿,14世孙杨华兄弟发家致富后大力作善事,赈灾济贫,修桥铺路,助军饷等,蛟湖杨华一家六人均受到明朝廷的封赠。明弘治十年,朝廷追封杨时为将乐伯,从祀孔庙时杨华曾受诏进京朝见明孝宗皇帝,向朝廷谢恩。杨时17世孙蛟湖人杨汝桢任安徽凤阳知府时“运家资用尽办王事”,德教廉明,公而忘私;将乐人黄锷在四川双流县当县令,致仕回乡之时“仅携《蜀志》一部”。将乐人受杨时影响,无论在乡为官还是在外从政的,都非常廉俭,因此,清县志里面写道:“此将乐风俗之美也。”

目前也有不少杨时后裔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许多贡献,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时30世孙杨功流是国家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航空航天导航专家。著名侨领、美国侨联主席、美中经贸科技促进总会主席、世界杨氏联谊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世界联合国和平奖得主杨功德也是杨时长子杨迪的裔孙。又如杨时30世孙,吴川人,原郴州军分区司令员,军旅作家杨亚海,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指挥炮战,给敌方以沉痛打击。他作战勇敢,经历九死一生,至今身体内还残留数块弹片。

深圳广胜达集团董事长,杨时30世孙广东吴川人企业家杨松所建的建筑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受到广东省及国家级奖励数十次,他继承和发扬先祖杨时精神,不忘祖德宗功,乐善好施,除很好完交国税,热心于公益事业捐建学校,修建道路等外,他又拿出一亿多元新建38栋高级别墅分给赤里村38户村民每人一栋400平方,同时在村里建了一处规模宏大的杨时文化广场和先祖杨时文化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古今杨氏历史和著名人物事迹,先祖杨时事迹,24孝故事以及一百多首著名古诗词用花岗石雕刻在文化园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他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南粤新乡贤”和被评为“十佳爱心人物”的光荣称号。

杨时一生清正廉明、安贫乐道,积极宣扬儒家传统思想和道德观念。他身体力行,明德修身,践履崇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正如宋高宗皇帝在赠杨时左太中大夫诰中所说:“杨时言正而行端,德宏而学粹,……网络百家,驰骋千古,辟邪说以正人心,推圣学以明大义,面陈疏议足以扶国本于当时,注释经义足以开来学于后世……”。

宋兵部尚书、宰相李纲赞杨时:“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驾长虹于寥廓,听鸣凤于高岗”。

儒家集大成者朱熹在题龟山先生画像赞曰:“孔颜道脉,程子箴规。先生之德,百世所师”。(门下生朱熹拜赠)

家训家规是先人规范后辈为人处世的宝典,它所推崇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乃是个人“修身”、“齐家”的准则,杨时家规家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立身做人的行为标准,传承的是健康、向善的淳朴家风,它不仅惠及子孙后代,而且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用杨时精神对照当今社会,许多人一切向钱看,道德严重滑坡,他们应该感到汗颜。尤其是许多贪官污吏应该是无地自容。历史学家曾言在德言行三者中有一著名者即可名垂千秋,而杨时三者具备,正如清代福建巡抚从祀孔庙的名儒张伯行在“杨龟山先生文集”序言中写道: “杨时是集道学(理学)、经济(经邦济世),气节(道德)、文章(诗文)四者合而为一者”。杨时的理学思想和高尚的道德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瑰宝。2016年3月中共中央纪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学习杨时家规家训,学习杨时精神。龟山先生尊师重道、诚学穷理、执政为民、刚正清廉、爱国爱民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继孔孟之后的千秋师表人物。在中央纪委向全国推荐的几十位著名人物的家规家训中我们杨氏就有杨震、杨时、杨慎三位。这是杨氏的自豪,作为我们杨氏宗亲更有责任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先祖精神,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为民族的复兴和繁荣,为早日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振兴中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杨土生在福州世界杨氏文化论坛大会上的发言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