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杨姓人数众多。根据二零零六年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主持历时两年完成的《中国姓氏调查》表明,中国大陆杨姓人口数量在大陆姓氏人口排序中排名第六。另据有关调查,台湾的杨姓人口数量约有五十万余众,也在台湾姓氏人口数量排序前十名之列。台湾杨氏当中属于“道南衍派”的人数不少,分布遍及全岛,英才辈出,在岛内、外社会中有相当的影响力。本文试就其中几支支系溯其流而寻其源,以便其族人寻源归宗,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客家人的迁徙情况。
(一)道南衍派解说
何谓“道南衍派”?
“衍派”一般是指有共同先祖的一个族群。
“道南”一词则跟历史名人杨时有关。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人,是两宋之交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他师从“二程”(程颢、程颐),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曾留下后来成为一则成语的“程门立雪”尊师重教的千古美谈。他在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讲学授徒,弟子数千,由他创建的江苏无锡“龟山书院”(后改称“东林书院”)至今名扬四海,对“二程”理学在大陆东南的传播和发展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远达海外;他对以“二程”为代表的“洛学”向以福建“闽北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为代表的“闽学”的过渡和“闽学”的建立建有筚路蓝缕的创始之功,被后人尊为“闽学鼻祖”。他曾在北、南宋两朝当任过工部侍郎、国子监祭酒、龙图阁直学士等朝官,是“不畏权势,忠铮敢言,主战爱国,抗佞排奸”的名臣。他在由他编纂的《宣和会计录》、《建炎会计录》等国家经济专著中分析国家财政收支,提出量入为出、防止浪费的主张很有见地;他的诗文简约平易、寓意深远,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杨时北上颖昌(今河北 ),拜程颢为师。由于学习勤奋,很肯钻研,学业优异,深得老师赏识,成为程门高弟。他学成回归之日,去向恩师告别,程颢目送他离去,对旁边的人说:“吾道南矣!”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杨时二度北上,到河北洛阳再拜程颐为师,得到“二程理学”的所有真传。后来,杨时在大陆东南讲学传道,成为“二程理学”南传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人物,后人称之为“道南第一人”,果真应验了程颢的预言。这就是“道南”一词的来历与出处。
杨时后裔以有这样一位显祖感到无上荣耀,他们修建的祠堂叫“道南祠”,堂号也改为“立雪堂”,并以“道南衍派”自称。
杨时生有五个儿子:杨迪、杨迥、杨遹、杨适、杨造,因此“道南衍派”有五大房系。这五大房裔孙繁衍十分兴旺,分布遍及全世界。
(二)台湾几支“道南衍派”支系溯源
(一)台北杨循敏支系——
约在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2年),广东海丰县人杨循敏飘洋过海,到台湾谋生,他定居台北,成为当地的开基祖。(杨循敏的八世孙杨炽钦,为台湾山叶食品公司董事长,任台湾客家总会理事及台北县分会名誉理事长。)从杨循敏上溯八世至杨李贵,由广东大埔县迁到广东海丰县坊廊都葫芦峰开基。他的玄孙杨肖严曾记其事,记曰:“溯我李贵、桃贵、梅贵三祖于(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从大埔迁来葫芦峰开基建业,越四年,人丁百余口,庄租超千石。”再上溯四世至杨金,字子英,又名杨千八郎,从福建将乐县迁居程乡县(今广东梅州市)龙牙村。
溯源世系为:
杨循敏(迁台始祖)←杨瑞耀←杨俊造←杨受先←杨乐素←杨北岩←杨法荣←杨承宗←杨李贵(海丰开基祖)←杨茂林←杨继宗←杨福清←杨金(程乡开基祖)←杨世华←杨德成←杨永盛←杨广智←杨衍庆←杨汝虎←杨公辅←杨岳←杨适←杨时(龟山)(源头);
溯源迁徙路线是:
台湾台北←广东汕尾市海丰县坊廊都葫芦峰←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广东梅州市(程乡县)←福建三明市将乐县。
(二) 台中杨舜支系——
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6年),福建漳州市人杨舜,又名杨耕山,入台湾台中乌日垦殖,成为此地开基之祖。从杨舜上溯十四世至杨世忠,从福建漳浦县迁居福建漳州市。杨世忠的父亲叫杨德南,则从福建将乐县迁居漳浦。
溯源世系为:
杨舜(耕山)(迁台始祖)←杨圭←杨鼎←杨留恒←杨世繁←杨宗慎←杨恒质(逸)←杨耀(耕乐)←杨钦隆←杨志珍←杨乐善←杨希叔←杨三郎←杨一禄←杨大成←杨世忠(漳州开基祖)←杨德南(漳浦开基祖)←杨永城←杨广智←杨衍庆←杨汝虎←杨公辅←杨岳←杨适←杨时(龟山)(源头);
溯源迁徙路线是:
台湾台中乌日←福建漳州市←福建漳州市漳浦县←福建三明市将乐县。
(三)新竹杨瓒坤支系——
清朝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广东长乐县(今梅州市五华县)人杨瓒坤,渡海到台湾新竹市霄里南兴庄垦荒,成为这一支系的开基祖。由此上溯十三世,杨宗渊从福建连城县迁广东长乐县排岭开基。再上溯五世,杨衍孙在宋朝宝祐年间(公元1253—1258年),避乱从福建将乐县迁居连城县小沛。
溯源世系为:
杨瓒坤(迁台始祖)←杨明诚←杨选←杨志焕←杨高震←杨缙←杨崇义←杨世俊←杨琼←杨福←杨秀文←杨茂林←杨均勇←杨宗渊(长乐开基祖)←杨奇←杨九三郎←杨太一郎←杨广义←杨衍孙(连城开基祖)←杨汝龙←杨公著←杨世松←杨造←杨时(龟山)(源头);
溯源迁徙路线是:
台湾新竹市霄里南兴庄←广东梅州市五华县(长乐县)排岭←福建龙岩市连城县←福建三明市将乐县。
(四)台北杨国策支系——
清朝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福建平和县人杨国策,东渡台湾,到台北市士林垦殖,后来事业发展,向山胞毛少翁社承租土地,扩大生产规模,逐渐繁衍成为这一带的旺族。由他上溯十七世,杨滓子从福建连城县迁往福建平和县开基。再上溯四世,杨衍孙从福建将乐县迁居福建连城县。
溯源世系为:
杨国策(迁台始祖)←杨其取←杨延淡←杨一淑←杨寅五←杨振林←杨兴贵←杨钦爵←杨荣山←杨亮斋←杨翠岩←杨云岳←杨念三(世熙)←杨茂森←杨元美←杨德润←杨福生←杨滓子(平和开基祖)←杨十四郎←杨太一郎←杨广义←杨衍孙(连城开基祖)←杨汝龙←杨公著←杨岳←杨适←杨时(龟山)(源头);
溯源迁徙路线是:
台湾台北市士林区←福建漳州市平和县←福建龙岩市连城县←福建三明市将乐县。
(五)台北杨潮瑚支系——
杨潮瑚,字建楚,号剑白,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生,曾入航校、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学习,一九四九年分派金门,任步兵团团长。由他上溯二十一世至杨癸三,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年),由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市)迁居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杨癸三的祖父杨阡六郎,从福建连城迁居江西庐陵。从杨阡六郎上四世,杨衍孙从福建将乐县迁居福建连城县。
溯源世系为:
杨潮瑚(迁台始祖)←杨锡武←杨增祺←杨仲勋←杨业镇←杨世达←杨应魁←杨开乾←杨之凤←杨可成←杨守立←杨文光←杨仕钦←杨允魁←杨长春←杨在中←杨廷志←杨万富←杨思仁←杨本端←杨癸三(长沙开基祖)←杨仲二郎←杨阡六郎(吉安开基祖)←杨九二郎←杨太一郎←杨广义←杨衍孙(连城开基祖)←杨汝龙←杨公著←杨岳←杨适←杨时(龟山)(源头);
溯源迁徙路线是:
台湾台北市←湖南长沙市←江西吉安市←福建龙岩市连城县←福建三明市将乐县。
(六)(彰化杨贤来支系——
杨贤来从福建平和县迁居台湾彰化县,由他上溯十一世,杨滓子从福建连城县迁居福建平和县。再上溯四世,杨衍孙从福建将乐县迁居福建连城县。
溯源世系为:
杨贤来(迁台始祖)←杨仕对←杨志武←杨肖墩←杨震轩←杨肃清←杨静来←杨耕野←杨继宗←杨德盛←杨福生←杨滓子(平和开基祖)←杨十四郎←杨太一郎←杨广义←杨衍孙(连城开基祖)←杨汝龙←杨公著←杨岳←杨适←杨时(龟山)(源头);
溯源迁徙路线是:
台湾彰化县←福建漳州市平和县←福建龙岩市连城县←福建三明市将乐县。
(七)嘉义杨国俊支系——
杨国俊居台湾,为嘉义大学农专学士。由他上溯十三世,杨前岗从广东丰顺县迁居广东揭阳市。又上溯五世,杨伯九郎从福建连城县迁居广东梅州攀桂坊,后再迁广东丰顺县大堪莳螺洋,为丰顺开基之祖。再上溯五世,杨衍孙从福建将乐县迁居福建连城县。
溯源世系为:
杨国俊(迁台始祖)←杨秋陶←杨之道←杨伯志←杨贻政←杨开鐃←杨应庶←杨宏瑞←杨富春←杨应和←杨德俊←杨万及←杨秀轩←杨前岗(揭阳开基祖)←杨纯直←杨梅庵←杨松隐←杨承泰←杨伯九郎(丰顺开基祖)←杨七一郎←杨十四郎←杨太一郎←杨广义←杨衍孙(连城开基祖)←杨汝龙←杨公著←杨岳←杨适←杨时(龟山)(源头);
溯源迁徙路线是:
台湾嘉义市←广东揭阳市←广东梅州市丰顺县←福建龙岩市连城县←福建三明市将乐县。
结论
从以上几支支系的迁衍情况和笔者手头还有的一部分不很完整的资料看,杨氏“道南衍派”的迁衍路线——从源头福建三明市将乐县向西北,先行到达到闽、粤、赣边区,然后再折向东南,沿闽、粤交界地区向东,渡海迁台,是其主流。这与客家人迁台的主流路线的时、空相当一致,可以说,在客家人迁台的洪流中,杨氏“道南衍派”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杨氏“道南衍派”不管迁衍到世界什么地方,源头在福建三明市将乐县。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杨时裔孙寻根的热情日盛,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杨时裔孙返回祖地寻根祭祖已超过万人次。一九九三年,台湾全球董杨宗亲总会理事长杨钦清先生捐助大笔资金,整修杨时陵园,新建陵园牌坊、曲桥等。特别是在二零零二年将乐县及沙县、浦城县、南平市、顺昌县等地的杨时后裔共同编纂、出版了《八闽三杨汇谱·弘农杨时世系卷》之后,杨时的海内、外裔孙更是掀起了一个寻根谒祖的热潮。本篇收集整理的这些资料,若能为台湾的杨时裔孙回祖地寻根有所帮助,则是笔者之所愿。
参考资料:
《将乐县志》明弘治十八年版
《将乐县志》清乾隆三十一年版
《将乐县志》将乐县方志委编 方志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
《杨时集》林海权点校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
《弘农杨氏族史》杨维森 香港闽南人出版有限公司 二零零零年
《八闽三杨汇谱·弘农杨氏源流卷》杨青 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二零零二年
《八闽三杨汇谱·弘农杨时世系卷》 二零零二年
《弘农杨氏族谱》平和县杨氏族人编
《弘农杨氏族谱》清康熙十三年 将乐县光明乡杨氏后裔保存
《弘农杨氏族谱》将乐县档案馆保存
《将乐县文史资料》将乐县政协文史委编
(作者简介:曾学榕,福建省杨时学术文化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董杨学术文化研究会理事、三明市客家文化研究员、将乐县客联会首届常务理事、将乐县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将乐杨时研究会理事、将乐县地方志编委会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