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山筑湖 大兴学风 德厚政淳 利惠千秋

宋政和二年(1112)4月,杨时调任萧山县令,时年六十岁,其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所以"经理庶务、裁决如流"。尤其突出的是开辟湘湖。距离萧山城西三公里处,有个天然的湖泊,古称木鱼池,后称西城湖,与渔浦湖相连。由于天长日久湖泥淤积,芦苇丛生,湖面日益缩小,再加上有势力的人圈地开垦占为己有,湖周两侧高山耸立,每逢雨季,山水下泄,积涝成灾。旱时由于湖小底浅,无水积蓄,地土干裂。萧山县城周围农田旱涝相兼,连年受灾。邑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熙宁年间和大观年间,县民曾两次奏请在低田处筑堤蓄水为湖,以浇灌周围农田,均未实现。杨时到萧山后,深入了解民情,得知肖山人民深受旱涝之苦,他耐心听取了民众意见,亲自到实地勘察,掌握了实情后认为该处"视山可依,度地可圩,以山为界,筑土为塘"。决定废弃底田3万余亩,筑南、北两堤,蓄水成湖。对有些不愿舍地建湖的乡民,杨时亲自埃家埃户拜访,说明道理,做好搬迁补偿工作。数月后湖成,湖周长80余华里,长约19里,宽1——6里,东北窄、西南宽,形似葫芦,"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故名湘湖。此后,湘湖作为一个人工湖泊,蓄洪防旱,湖水能灌溉由化、夏孝、长兴、安养、辛义、来苏、崇化、昭明、许贤九乡的14万余亩土地。实现了萧山百姓历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湘湖对萧山的农田水利能起到"水能蓄潦容千涧,旱足分流达九乡"的重大作用。当时每亩田纳原粮七合五勺,称"均包湖米","万顷湘湖民稼穑",湘湖成为萧山人民的"母亲湖"。

 

湘湖形若萧湘,湖中有山,山里有湖,山环水绕,群山叠翠、碧波荡漾,一湖秀美碧波水,两岸翠绿不同山的美景而取名湘湖。明清时代已有湘湖八景。2006年,持续184天的世界休闲博览会在萧山休博园盛大启幕,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88个城市建馆,3422万中外来宾参加,34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2006休博会是杭州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办会水平最高的盛会。这次盛会使萧山旅游实现了零的突破,确立了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的城市定位;对中国旅游休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开启中国休闲元年"。今天湘湖的景区已成为全国十大向往城市之一。历经千载,湘湖至今仍在利惠于肖山人民。杨时开辟湘湖实实在在地造福一方,功惠千秋。

 

宋邑令大儒杨时,开筑湘湖,惠及于民,杨时调离肖山后,百姓感其德,立即就建生祠画像奉祀之,后人立祠祭祀不断。宋建有杨长公祠,至明·成化元年(1465),其祠曰"德惠"。这在萧山现存的历代方志中,有颇多记载。德惠祠是湘湖历史的见证,也是萧山民心民意的真实记录。德惠祠 原称杨长官祠、龟山祠,位于湘湖之东。《越中杂识》云:"德惠祠,在西门外净土寺山麓。宋县令杨时开湘湖,民感其惠,立祠祀之。明邑人尚书魏骥,亦有功于湖,有司请于朝以配享。后又祔祀邑人御史何舜宾、孝子何竞于左楹,春秋致祭。"明代成化元年(1465),魏骥儿子魏完率邑之尚义者捐资重修杨长官祠于净土山麓,后绍兴郡守彭谊念杨时之功惠及于民,民不忘其德,赐额改称德惠祠。明成化二年(1466)元月,彭谊至该祠祭谒,下令扩大,翌年六月竣工。扩建后的德惠祠西向面湖,依山而筑,驿道运河经其北,具一定规模,有正殿、仪门、外门;仪门内还有池,殿左侧有道南书院,四周以青砖围墙。邑人魏骥有《谒龟山杨文靖公祠》诗。明朝朱元益有《谒龟山祠》诗赞杨时:"文章能阐世,政事亦过人。"

 

在杨时以前儒家理学都在北方,自杨时程门立雪,载道东南,理学开始南迁。杨时在萧山期间,大兴学风,传播理学,各地学子云集萧山,聆听杨时讲学。杨时女婿陈渊相随到肖山,沙县罗从彦从数千里外步行到肖山拜杨时为师,杨时弟子灿如繁星,遍及全国。清代名家张伯行在《龟山集序》中说道"自先生官萧山,道日盛,学日彰。时从游(学习)千余人,讲论不辍,四方之士,尊重先生也至矣"的高度评价。经杨时讲学传道、大部分学子功名成就,如张九成(1092——1159)杭州人,南宋高宗时状元,是杨时的得意弟子,张九成痛陈宋金形势,直言不讳,"去谗节欲,远佞防奸,皆中兴之本"得主考官赏识,点为第一名状元。罗从彦成为杨时嫡传大弟子,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是杨时三传弟子,宋隆兴十九年(1181)先贤朱熹到浙江巡视间,为追慕师长,亲自到萧山祭祀。萧山自杨时兴学传道后,学风大兴,民风淳厚,自此,南宋元明清时期进士举人文人荟翠。萧山纪念杨时兴学建筑物有大成殿,现已存湘湖师范学校内大成碑;城内大弄口有"杨时牌坊"一座,牌坊横额"敕建宋萧山县令龙图阁直学士谥文靖杨时之坊"鎸字,今已毁。南门位于文源社区建有"道源桥"一座(道源意为道德之源),是纪念杨时理学南传在萧山唯一保存下来的建筑物。

 

杨时一生为官,政绩显著,传道兴学,贡献突出, "程门立雪",载道东南,为尊师重教树立了光辉榜样、是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功德的历史名人。尤其是萧山,我们应该怀念他,学习他,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恤民,执政为民的高尚精神。

 

(注明:该文内容主要部分采自萧山网)。
编辑:杨土生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