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庙堂祭祀名人录

文庙是祭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堂。但奉祀的又不限于孔子一人,还有从祀的“四配”、“十二哲人”、“七十九先贤”、“七十七先儒”,崇圣祠还奉祀孔子上五代先祖先妣等,共计180余人。庙堂奉祀的是以孔子为代表,但包括二千多年来历朝累代儒家思想继承和传播中的最优秀人物。
孔庙中的受祭者,包括了历代学术精英,从奉祭者所看到的,实际上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学术史;此外还包括像诸葛亮、韩琦、李纲、文天祥、陆秀夫、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这些有名节的卓行者, 爱国者 。站在这群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名人面前,不能不在多方面受到激励和教育。这是孔庙正面意义之所在。

祭祀孔子时,以孔子弟子和历代儒家代表人物配享从祀,分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四等。

四配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配祭孔子,称为“四配”。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鲁国人,字子渊,孔子弟子,终身未仕,一生追随孔子至死。孔子称赞他“闻一而知十”,“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于“仁”德的修养,颜回为最高。《论语.雍也》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克己复礼,天下归焉”。颜回正是严格依照“仁”与“礼”的要求而身体力行的。颜回对孔子视之若父,称言:“子在,回如何敢死。”孔子对颜回亦引以为是唯一的同道,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颜回死时,孔子失声恸哭,大喊“天丧予”。颜回性格恬静,长于深思,安贫乐道。由于颜回仁德突出,屡受老师称赞,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故自三国魏正始元年(240年)祭孔时,首以他为配享,并开配享之例。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被封为“亚圣”,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为“亚圣兖国公”,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被封为“兖国公”,元运载顺元年(1330年),改封“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复圣”。
曾参
曾参(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2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字子舆,孔子弟子。青壮年时期参加农事劳作,家庭经济生活不太宽裕,为养活父母,到莒国去谋了一个“得粟三秉”的小官。受业孔子后,学有成就,便开始讲学。父母死后南游楚国,“得尊官焉”。后齐国欲以为相,楚国欲以为令尹,晋国欲以为上卿,都被他一一谢绝,专事研习孔学并授徒,最终成为儒家名师。他性格沉静,为人谨慎,态度谦逊,鄙薄“胁肩谄笑”。他特重孝行,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曾参作《孝经》,又有《大学》10篇。唐总章元年(668年),曾参被封赠“太子少保”。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成伯”。宋政和元年(1111年),封为“武城侯”。咸淳三年(1267年),赠“成国公”。元至顺二年(1331年),封为“成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宗圣”。

孔伋
孔伋(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字子思,孔子孙子,在不到四岁时,孔子就去世了。相传孔伋受业于曾参,曾为鲁缪公师。一度迁居卫国,晚年才返回鲁国。他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并使之系统化,成为自己学说的核心。他宣传儒家“诚”的道德,并视之为世界的本原。孔伋深得孔子思想真传,一生除授徒外,便致力于著述,儒家经典《中庸》,即他所作。
孔伋是儒家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前承孔子,后传孟子。孔伋的思想经他的门人传给孟子,孟子继承并发展,后人称为“思孟学派”。宋微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为“沂国公”。元至顺二年(1331年),被封为“沂国述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述圣”。
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生活在诸侯兼并、战争异常酷烈之时,为“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他聚授徒,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任齐宣王客卿,因其主张不见用,退而授徒、著述。传所授徒数百人。
在哲学上,他提出“性善论”,即人人生来皆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的道德意识、“良知”、和“本能”,但又强调后天所受的教育与环境,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形成了一个对后儒、特别是对宋儒影响巨大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
在政治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可群起推翻暴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薄赋税、省刑法,使民安居乐业,接受儒家文化,反对诸侯间的武力兼并。在理论上,提出存心养性说,即求之不得,反求诸己的自我修养方法,以扩展本来就善的人性,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养成天地之间一股“浩然之正气”。
由于孟子的思想学说,以孔子为旗帜,又相当深刻全面地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故被后世封建统治者和儒家学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孔子思想也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被糅合为一体,号称孔孟之道,成为儒家思想学说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核心。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孟子被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为“亚圣”。
四配是最受儒家门徒推崇的孔子思想的四大传人。
十二哲唐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国学祭祀孔子,以孔门“四科”中的十人为“十哲”配享,即德行科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学科言偃、卜商、有若。宋元以后,颜回成为“四配”之首,遂以颛师孙递补为“十哲”。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朱熹而成“十一哲”。乾隆三年(1738年)增有若而成“十二哲”。
闵损
闵损(公元前536年—?),鲁国人。字子骞,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和颜渊并称。闵损为人特重孝行,他兄弟二人曾受后母虐待,父亲知道后,要赶走后妻,闵损却为其说情:“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始留其母,后母被感悟后,待闵损兄弟如亲生之二子。故孔子称赞他:“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兄弟之言。”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诏为“十哲”之一,配祀于孔庙。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冉雍
冉雍(公元前522年—?),鲁国人。字仲弓,出身微贱,却品学兼优,器识开阔,以好学著称,多次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又说:“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言其父虽身贱而行恶,却不能掩遮其子德,自当见于世。冉雍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孔子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仲弓即欲知贤才而举之。荀子于《非十二子》、《儒效》等篇,言及仲尼、仲弓为“大儒”,为“圣人”。唐开元八年(720年),诏为“十哲”之一。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端木赐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卫国人。字子贡,家境富有,青年时即以经商著称。后拜孔子为师,但经常离开孔子去从事政治活动和经营商业。后死于齐国。端木赐性敏达,利口巧辞,博闻强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辩人也,丘弗如也”,为孔子四科中的言语科的佼佼者。对于孔子的思想学说,子贡极力追求。他说:“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自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事亦欲无加诸人”,追求“博识于民而能济众”之仁德。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必“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又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对外交谈判特别感兴趣,以“使于两国之间”为志向,《左传》中记载了他在鲁哀公时期,多次代表孔子或鲁国“之楚”、“之吴”、“之齐”从事外交活动取得成功的事例。在经商活动中也大获成功,以致于“家累千金”、“富比朱陶”。他积极宣传孔子及其学说,在传播孔子思想的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和孔子的师生之谊超过了一般门人,孔子死后,弟子均守墓三年而去,他则在孔子墓旁建草庐,复守墓三年。清乾隆年间被定为十二哲之一。子贡还被看作是历史上第一个儒商。
仲由
仲由(公元前542年—480年),鲁国卞(今山东泗水)人。字子路,出身微贱,家境贫寒,性格粗野,尚勇力,善政事。曾以勇凌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后即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孔子说他:“千乘之国,可使其赋也,不知其仁也。”又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特别肯定了子路明决果断之才。仲由性格果敢直爽,敢于当面提出对老师孔子的意见,可称得上是豁达鲁莽,为人勇武。仲由随孔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任蒲邑大夫,其政绩“孔子三称其善”。他信守诺言,忠于职守,见义勇为,闻过则喜,特别是具有亲亲尽孝,扶弱济贫的思想行为,深得孔子的肯定。仲由政治思想坚定明确,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后来他参与卫国废立之乱,战击断缨,自言:“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唐朝被追封为“卫侯”,宋朝改封为“河内侯”,后又追封为“卫公”。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卜商
卜商(公元前507年—?),卫国温(今河南温县)人。字子夏,家境贫寒,从孔子学后,曾为莒父(今山东高密东南)宰。他熟悉古代文献,为孔子四科文学科高足。卜商学以博学著称,他长于《诗》,深于《书》,明于《易》,著于《礼》。曾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学以致其道”。孔子说他:“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无欲速,欲速则不达,见小得则大事不成。”孔子死后,曾去卫国,为卫灵公做事,后又到魏国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讲学,影响很大。相传有三百多人出自他的门下。魏文侯亲自向他问政,待以师礼。他为人勇武,性格爽朗,不但有武士之勇,而且有宰相之才。极好与比自己贤能的人结交,并擅长于主持礼节仪式。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魏侯”。宁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增谥为“东阿公”(一作“河东公”),后又改谥为“魏公”。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有若
有若(公元前518年—?)字子有,鲁国人,他对孔子的思想学说理解较深,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这道,斯为美”、“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等主张。《论语》中,所有记事记言,只有孔子弟子曾参和有若被尊为“子”。可见,有若曾受到特别的尊重。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从祀于孔庙。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冉耕
冉耕(公元前553年—?),字伯牛,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回、闵子骞、仲弓并列。唐开元八年(720年),诏为“十哲”之一,从祀于孔庙。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宰予
宰予(公元前522年—?),字子我,又名宰我。春秋后期鲁国人,以善长言语而著称。列为孔门四科十哲言语科之一。他常被孔子派遣出使各国,如“使于齐”、“使于楚”。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临菑公”,后又改封“齐公”。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冉求
冉求(公元前年522年—?),字子有,又称冉有。春秋后期鲁国人,多才多艺,以政事著名。孔子曰:“政事:冉有、季路”。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之一。他还善于理财,孔子曾称赞他:“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他被追封为“凃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追封为“彭城公”,后又改为“凃公”。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言偃
言偃(公元前506年—?),字子游。春秋末期吴人(一说鲁人)。言偃以文学著称,与卜商同列文学科。孔门习礼者,以子游为最。唐开元八年(720年),诏为“十哲”之一。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颛师孙
颛师孙(公元前503年—?),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境内)人。他出身微贱,曾犯有罪行,学于孔子门下后,成为闻名天下之士,并收徒授经,定居于陈国。他性格偏激,交友广泛,不拘小节,勇武过人。他尊崇孔子,敏学好问,力求博古通今,闻达于世。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宛丘侯”,尊为“陈公”。清乾隆年间定为“十二哲”之一。
朱熹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晦庵。微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师学李侗,为杨时的三传弟子。是儒学的阐发者,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儒家学说融会贯通,会众说而析其中。主张用天命之主宰气质之性,存天理,灭人欲。注重“持敬”的涵养功夫,居敬穷理,以“仁”为修养的最高境界。影响了其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死后,谥号“文公”。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从祀于孔庙。清升为“十二哲”之一。在“十二哲”中,只有朱熹一人不是孔子弟子,可谓殊荣之至。

先贤泛指古代贤人,是孔庙 受祭的第三等。主要有孔子弟子、孔子推崇的同代贤人,颛孙师弟子、孟子弟子及宋代理学家,共79人。先贤从祀在文庙大成殿两庑北部。东庑供奉40人:东周公孙侨(1857年从祀)、林放(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原宪(739年从祀,下凡不书从祀时间均为是年从祀)、南宫适、商瞿、漆雕开、司马耕、梁、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漆雕哆、公西赤、任不齐、公良孺、公肩定、 单、罕父黑、荣 、左人郢、郑国、原亢、廉 、叔仲会、公西舆如、 巽、陈亢、步叔乘、琴牢、秦非、颜哙、颜何(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县(1724年从祀)、牧皮(同上)、乐正克(同上)、万章(同上),宋代周敦颐(1241年、1313年两次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为先贤)、程颢(同上)、邵雍(1267年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为先贤)。西庑供奉39人:东周蘧瑗(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澹台灭明、宓不齐、公冶长、公皙哀、高柴、樊须、商泽、巫马施、颜辛、曹 、公孙龙、秦商、颜高、壤驷赤、石作蜀、公夏首、后处、奚容 、颜祖、句井疆、秦祖、县成、公祖句兹、燕 、乐 、狄黑、孔忠、公西 、颜之仆、施之常、申枨、左丘明(647年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为先贤)、秦冉(739年从祀,1530年罢祀,1724年复祀)、公明仪(1853年从祀)、公都子(1724年从祀)、公孙丑(同上),宋代张载(1241年、1313年从祀为先儒,1642年升先贤)、程颐(同上)。先贤中,公孙侨是春秋时期政治家,蘧瑗是春秋时卫国大夫,都是孔子推崇的人物。公明仪是颛孙师的门人,乐正克、万章、公都子、公孙丑是孟子的门人。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邵雍是宋朝理学大师,其他均为孔子弟子。

先儒

因阐发儒学而被许从祀孔庙的著名人物。先儒为孔庙 受祭第四等,始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宗命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从祀孔庙,后经历代增添、改换,到1919年增至77人。先儒在大成殿两庑南部从祀,位于先贤之后。
从祀孔子廟堂77位先儒人物

公羊高:战国时齐国人。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最初只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始与齐人胡母生(子都)将《春秋公羊传》“著于竹帛”。
伏胜(前260年-前161年):名胜,西汉济南(今山东邹平)人,原来是秦国的博士,世称伏生。秦汉之际的经学大师,专治《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藏《尚书》于壁中,使这部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得以保全而流传至今。自己撰有《尚书大传》。成为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追封为“乘氏佰”,尊为圣人,进文庙与孔子一起,享受万民祭祀。

毛亨:亦说西汉鲁(今山东曲阜)人,亦说河间(今河北河间、献县)人。生平不详,是“毛诗”的开创者。据称其诗学传自子夏,作《毛诗古训传》,传授侄儿毛苌。时人谓毛亨为大毛公,毛苌为小毛公。古时有四家为《诗经》作注,齐、鲁、韩三家诗从西晋到宋先后失传,现仅存《韩诗外传》六卷,只有毛亨、毛苌叔侄作注的“毛诗”流传下来。郑玄作笺、孔颖达作疏,成就了《毛诗正义》。

孔安国(约前156年-前74年):字子国,孔丘十一代孙。(经典序录作十二世孙。此据史记),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武帝时,官谏大夫,临淮太守。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府旧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及《孝经》,皆科斗文字,当时人都不识,安国以今文读之,又奉诏作书传,定为五十八篇,谓之《古文尚书》,又著《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

毛苌:西汉赵(今河北邯郸)人,相传是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世称“小毛公”,其诗学传自毛亨。曾当过河间献王博士。今天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汉学大儒毛亨、毛苌注释的“毛诗”。

杜子春:东汉时人,著周体解。

郑康成:汉时人。受书于马融,融日我道东矣。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

王通( 584- 617年):字仲淹,隋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一位私人教育家。王通好自求名,模仿孔子作《续六经》,在河汾讲学时,便以“王孔子”自诩。死后,门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胡瑗(993—1059):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字翼之,如皋(今江苏如皋)人。与孙复、石介并称为“宋初三先生”。祖籍陕西安定堡,故学者称其为安定先生。胡瑗集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于一身,开宋代理学先河,被王安石誉为“天下豪杰魁”。 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均入《四库全书》;另有《论语说》、《春秋口义》。

韩琦(1008—1075):北宋政治家、名将。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韩琦著作有《二府忠论》5卷、《谏垣存稿》3卷、《陕西奏议》50卷、《河北奏议》30卷、《杂奏议》30卷、《安阳集》50卷等。一生写了大量诗文,大多收入《安阳集》行世。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南剑将乐(属今福建)人。稍长,潜心经史。学于程颢,颢死,又学于程颐。程门立雪,载道东南,创建东林书院,传播理学,被推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朱熹、张栻之学,皆出于时。学者尊称为龟山先生。卒谥文靖。时著有龟山集二十八卷,及二程粹言等,并行于世。其尊师重道、爱国恤民、正直清廉、道德高尚被称为杨时精神。

谢良佐:北宋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谢良佐创立了上蔡学派,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元丰进士。徽宗时,因召对忤旨,废为民。受学于二程,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先生”。为后世学者称道。著有《论语说》、《上蔡语录》等。

尹焞(1071-1142):字彦明,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阳)人。少师与程颐。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留,赐号和靖处士。绍兴四年(1134)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八年权礼部侍郎,兼侍讲。工书,尝手书欧阳文忠公(修)所作三志,足以传世。朱熹得和靖先生帖于祈君之子真卿,淳熙庚子刻之白鹿洞书院。

胡国安(1074一1138年):南宋建宁祟安(今属福建)人。字康侯,学者称武夷先生。治学上承二程,上接谢良佐、杨时、游酢,在理学发展史上处承上启下地位。创武夷学派。毕生潜究《春秋》,用时二十余年,撰成《春秋传》。其书不专主一家,兼采众传,附以己说,成亦述亦作的一家之言。主要著作《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已佚。《春秋传》三十卷。

李侗(1093-1163):南宋学者。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属今福建南平)人。李侗为杨时的二传弟子,年轻时拜杨时、罗从彦为师,得授《春秋》、《中庸》、《论语》、《孟子》。认为万物统一于天理,只是天理的变化。提出“理与心一”主张“默坐澄心,体认天理”的认识方法。朱熹曾从游其门,并将其语录编为《延平答问》。 李侗对朱熹十分器重,把贯通的“洛学”传授朱熹。自此朱熹不但承袭二程的“洛学”,并综合了北宋各大家思想,奠定了他一生学说的基础。

吕祖谦(1137-1181):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字伯恭。与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 创婺州学派,其学本于家庭,不名一师、不私一说,虽然博杂,但仍以儒家思想为宗。深受程颢、程颐学说影响,推祟《伊川易传》。学人多称其伯祖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则称为“小东莱先生”。到了后世,一般均称吕祖谦为“东莱先生”了。吕祖谦还有不少著述,如《古周易》1卷、《书说》35卷、《吕氏家塾读诗记》32卷、《春秋左氏传说》20卷、《春秋左氏续说》12卷、《东汉精华》14卷、《丽泽论说集录》10卷、《历代制度详说》12卷、《古文关键》2卷等,皆已收入《四库全书》,另还有《东莱集》40卷传世。

袁燮(1144年-1224年):宋朝政治人物、教育家、哲学家。字和叔,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学者称其为“絜斋先生”。与舒磷、沈焕、杨简并称为“明州淳熙四先生”,为当时浙东四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主讲于城南书院。著作《絜斋集》二十四卷、《絜斋后集》十三卷、《直斋书录解题》、《絜斋家塾书钞》、《絜斋毛诗经筵讲义》。後人袁士杰辑有《袁正献公遗文钞》。

黄榦(1152-1221):南宋理学家,字直卿,号勉斋,福州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少受业于朱熹,深受器重,朱熹以次女许配黄干为妻,为朱熹四大弟子之一,配享庙祀。讲《易经》于白鹿洞书院。有《黄勉斋文集》传世。可考的专著有《五经讲义》,《四书纪闻》,《诲鉴衙》等。编著的《朱子行状》以“绍道统、立人极 ,为万世宗师。”最高度评价了一代理学大师朱熹的德行。

辅广:南宋崇德(今浙江桐乡)人。字汉卿,号潜庵,学者称传贻先生,祖籍赵州庆源。曾师事吕祖谦,又问学于朱熹。建传贻书院教授生徒。 辅广生平以著书为己任,著述甚宏,有《诗童子问》、《晦庵先生语录》、《朱子读书法》三种,《四库全书》提要著录;另有《六经集解》、《尚书注》、《四书纂疏》、《论语答问》、《孟子答问》、《通鉴集义》等,其著作广为时人引用。卒后赠朝奉郎。

何基(1188—1268) :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字子恭,学者称北山先生,与王相、金履祥、许谦并称“金华四先生”。金华朱学的创立者。他“确守师训”服庸程(灏,颐)朱(熹)理学的“理一分殊”论,十分重视儒家经传。“由传以求”的治学路径,对理学的传播,巩固朱学的地位,均起相当大的作用,列为理学正宗。著作大部分亡佚,现存《何北山遗集》四卷。卒后,门生葬以士礼,不用官仪,谥文定,从祀金华县孔庙。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后期杰出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为朱熹三传弟子。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在狱中写作大量诗词,《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王柏(1197-1274年):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字会之,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又以为名“非圣门持敬之道”,更名鲁斋。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为金华朱学的代表人物,与何基、金履祥、许谦,并称“金华四先生”。 王柏的“分殊理一”和疑经思想,进一步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因推广朱学有功,受到后世封建统治者的褒扬,列为理学正宗。著作繁多,计八百余卷,但大部分散佚。现存有《鲁斋集》、《书疑》、《诗疑》、《研几图》等。

刘因:(1249~1293) 元代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字梦骥,河北容城(今河北徐水)人。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其著作有《四书精要》、《易系辞说》、《静修集》等。刘因是元代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古无经史之分”之说,对后来章学诚“六经皆史”的观点产生过一定影响。

陈澔 :号云住、北山叟,又称经归先生。生于宋景定元年,卒于元至正元年。建有云住书院,其潜心学术,不仕于元,着有《礼记集说》十卷。此书成于元代,至明代已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专书,其版本众多、流传遍及日本、韩国、越南。

方孝孺(1357-1402):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方孝孺为宋濂之学传人,尔后北方大儒曹端复续其学,故其学术影响较大。刘宗周、黄宗羲蒙许为“程朱复出”、“千秋正学”、“明之学祖”。 著作今存《逊志斋集》及《方正学先生集》等。

薛瑄(1389-1464): 明代思想家,著名的理学大师。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今稷山县)人。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他曾在朱熹的白鹿洞讲学,深受欢迎,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薛夫子”。认为理在气中,不能离气而独立存在,但亦接受“理具于心”和“性即理”的观点,承认物我内外同是一理,同是一性。著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胡居仁(1434—1484):明朝理学家。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现属江西)人。师事崇仁硕儒吴与弼,而醇正笃实,饱读儒家经典,尤致力于程朱理学,过于其师,为崇仁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有一定影响。常与友人陈献章、娄谅、谢复、郑侃等人交游,吟诗作赋。人谓之举仁学派,名闻当时,影响后世。万历中,追谥文敬。著有《胡文敬公集》、《易象抄》、《居业录》及《居业录续编》等书行世。万历十三年(1585),胡居仁被崇祀孔庙,足见其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之深。

罗钦顺(1456-1547):中国明代思想家。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属江西)人。他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主张理欲统一,以理节欲。但他接受性即理的观点,承认心中所具之理,也就是仁义礼智之性。罗钦顺为明代著名学者,其唯物主义哲学,下启王夫之之学,在儒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著有《困知记》、《整庵存稿》、《整庵续稿》。

吕柟(1479年-1542年):明代理学家。字仲木。陕西高陵人。因居泾水之阳(水北曰阳),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学宗程、朱。与湛若水、邹守益共同主讲近三十年。及卒,高陵人为其罢市三日,以示哀悼;四方学者咸设位哀悼。谥文简。有《泾野子内篇》、《泾野诗文集》等。

刘宗周(1578-1645年):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起东,号念台,学者称念台先生,又称蕺山先生。蕺山学派创始人,与高攀龙在当世并称大儒。宗周为黄宗羲、陈确之师,其思想对黄、陈有很大影响。宗周著作颇富,有《刘蕺山集》十七卷,及《刘子全书》、《周易古文钞》、《论语学案》、《圣学宗要》等,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孙奇峰(1585-1675年):清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保定)人。字启泰,号钟元,学者中称之为夏峰先生,又自号岁寒老人。营救左光斗,为“范阳三烈士”之一。死后入祀百泉书院,从祀文庙。与黄宗羲、李□并称清初三大儒。因其传学至广,年尤老寿,授徒甚多,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学者。著有《四书近指》、《理学宗传》、《岁寒集》、《岁寒堂续集》、《夏峰先生集》等。

黄宗羲(1610-1695年):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 黄宗羲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他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黄宗羲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杂著为类,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黄宗羲生前曾自己整理编定《南雷文案》,又删订为《南雷文定》、《文约》。

张履祥(1611-1674年):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清初朱子学的倡导者,字考夫,号念芝,号杨园。浙江桐乡人,世居清风乡炉镇杨园村(今属桐乡市龙翔街道杨园村),故学者称杨园先生。清初影响不大,到清末被视为上接程朱之绪,下开清献(陆陇其)之传。志称朱熹后一人。著作有《读易笔记》、《读史偶记》、《言行见闻录》、《经正录》、《初学备忘》、《近古录》、《补农书》等。

陆陇其(1630—1692):清朝大臣。初名龙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学者多称之为平湖先生。陇其守约持俭,务以德化民。著作有《困勉录》、《松阳讲义》、《三鱼堂文集》。陆陇其做学问,专以朱熹为宗师,撰有《学术辨》,大意是说王守仁将禅学附于儒学中,高攀龙、顾宪成知道辟开王守仁的学说,而以静坐为主,其思想本源并没有超出王守仁的范围,而对其思想的诋毁却很厉害。

张伯行(1651-1725):清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字孝先,晚号敬庵,学者称仪封先生。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为尤著。一生深谙理学,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谥清恪。康熙称它为“天下清官第一”。伯行著作宏富,有《困学录》、《续困学录》、《伊洛渊源录》、《近思录集解》、《廉洛关闽书集解》、《读书录》、《居业录》、《道统录》、《性理正宗》、《正谊堂全书》等。

汤斌(公元1627-1687):中国清代初年理学名臣。字孔伯,别号荆岘,晚又号潜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县)。笃守程朱,亦不薄陆王,身体力行,不尚空论。以诚为本,以忠孝为先。论者谓其在清初显宦中讲学而能言行相顾,斌实佼佼者。著有《文集》、《洛书编》、《语录》等,后人辑为《汤子遗书》。

颜元(1635~1704):清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的作用。所以,颜元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颜元的著作原被收在《畿辅丛书》和《颜李丛书》中,今人编有《颜元集》上、下两册,其中主要教育著作有《总论诸儒讲学》、《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性理评》、《漳南书院记》等。

榖梁赤:周时人。字符始,著榖梁传。

高堂生:西汉鲁(山东新泰龙廷)人。亦称高堂伯。专治古代礼制,汉初《礼》学最早的传授者。高堂生和徐生在《仪礼》的传授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董仲舒(前179—前104): 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人(今河北衡水),汉族。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刘德:汉景帝之子,封河间王。

后苍:西汉经学家。字近君,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后苍精通《诗》和《礼》。他还是研究《孝经》的专家。武帝时立为博士,官少府。撰有《后氏曲台记》,已佚。后苍的子弟中,著名者有戴德、戴圣、庆普、萧望之、匡衡等人。

许慎: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字叔重,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许慎另著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已失传。

赵岐(?-201):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少明经,有才艺,善画。拜为太常,年九十余,先知为寿藏图,季札、子产、晏婴儿、叔身四像居宾位,自画其像居主位,绵为赞颂。在复壁中作《孟子章句》,所注精审翔实,多有发明。

范宁:东晋经学家。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范宁是《后汉书》作者范晔之祖父,范宁推崇儒学,反对何晏、王弼等的玄学。所撰《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榖梁传》注解,阮元收入《十三经注疏》。范宁以著《榖梁传集解》名于世,其《春秋》学以《榖梁》为主,但他较郑玄在春秋三传的评价更进了一步。

陆贽(754~805): 唐代文臣。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大历八年(773)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出任宰相,但两年后即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

范仲淹(989年—1052年):北宋名臣,字希文,谥号“文正”,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望亭)人。和包拯同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欧公一带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赐碑“忠清粹德”。

游酢(1053-1123年):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字定夫,一字子通,学者称广平先生,亦称廌山先生,谥文肃。精于吏事,政绩显著。性颖悟,与兄游醇皆以文行知名。从程颢受业,与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先生”。潜究《易》学。其学在程门中与杨时,谢良佐鼎立,在理学发展史上颇有影响。但遗书不传,其弟子也不振。著有《易说》、《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山集》但久无完本,世所行者,乃拾辑各书,合为四卷。

吕大临:中国宋代金石学家。字与叔。其先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后移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曾学于程颐,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吕通六经,尤精于礼,与兄大防等同居时即切磋古礼,自谓所施冠昏丧祭诸礼一本于古,当时有“关中言礼学者推吕氏”之称。著有《考古图》10卷,《易章句》、《大学说》、《中庸说》各1卷,《礼记传》16卷,《论语解》10卷,《孟子讲义》14卷,《玉溪先生集》28卷。又与其兄大防合著《家祭仪》1卷。

罗从彦(1072-1135年):南宋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人。字仲素,号豫章先生,南沙剑州剑浦人。杨时的嫡传弟子,与杨时、李侗并称“南剑三先生”。杨、罗、李、朱后来成为闻名后世的四大名儒(南剑四贤)。明洪武年间,仲素公与文天祥、朱熹、诸葛亮、颜真卿等同祀孔庙。康熙45年,仲素公得赐御书“奥学清节”祠额。从彦的著作,有豫章文集十七卷,《四库总目》及遵尧录、春秋毛诗语解、中庸说、春秋指归等传世。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民族英雄。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张栻(1133~1180):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为南宋“中兴”贤相张浚之长子。绍兴三十一年(1167)于碧泉书院从胡宏受业,胡得之甚喜,为湖湘学派主要传人,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史称“东南三贤”,卒谥宣公。著有《南轩易说》、《孟子说》、《论语解》、《南轩文集》等。

陆九渊: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号象山,字子静,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被后人称为“陆子”。 著有 《象山全集》。

陈淳(1159~1223):是中国南宋理学家。字安卿,亦称北溪先生,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著作有《北溪全集》。

真德秀(1178-1235年):南宋人。字景元、景希、希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著名的朱子学者,政治家、理学家,被称为“小朱子”,深受敬重。他是大理学家朱熹的私淑弟子,不但大力提倡朱理学,而且著述十分丰富,主要有《四书集锦》、《清源文集》、《西山文集》、《大学衍义》等,是正统的有代表性的福建朱子学者,对后世影响较大。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忠,祀全国孔庙。

蔡沈: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字仲默,学者称九峰先生。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学,受朱熹之托,反复钻研《尚书》数十年,发明先儒之未所及。一心以圣贤为师,隐居九峰。由于师教和家学的熏陶,理学修养甚深。创九峰学派。其宇宙观,承接周敦颐、二程之说。著有《洪皇极》、《书集传》、《九峰公集》。

魏了翁(1178-1237):南宋人。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后期,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了翁独穷经学古,与真德秀齐名。有《鹤山全集》一百零九卷,内有长短句三卷,十九为寿词,为宋人词集所罕有。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谥文靖。

陆秀夫(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殚精竭虑,颠沛流离,试图力挽狂澜,维护大宋江山,可是,腐败的南宋王朝又岂是个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呢?他最终以自己的忠节之举报效了国家。他的努力虽未能重扶正倾之宋室,但其忠心报国的爱国精神可歌可泣。有《陆忠烈公遗集》。

赵复:(生卒年不详)字仁甫,学者称江汉先生。元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复以周、程而后,其书广博,学者未能贯通,乃本照伏羲、神农、尧、舜所以继天立极,孔子、颜回、孟子所以垂世立教,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所以发明绍续者,作《传道图》,而以书目条列于后。

金履祥(1232-1303) :元代学者。字吉父,学者称“仁山先生”,王柏弟子,宋元间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县,位金华市西北)人。曾受学于何基,基为朱熹二传弟子。曾任教于严陵(今浙江省桐庐县)“钓台书院”。他少有有经世志;及壮,宗济、洛之学,穷究义理,本宋儒;德祐初,以史馆编校召,未及用而宋亡。入元,不仕,专意著述,晚年居仁山下,讲学于丽泽书院,大德间卒。至正中,赐谥文安。著有《通鉴前编》、《大学章句疏义》、《尚书表注》、《论语注孟子注考证》、《仁山文集》等。

许衡(1209-1281):元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先生。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人,谥文正,封魏国公。他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许衡为鲁斋学派创始人。所著有《鲁斋遗书》、《鲁斋全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并收入《四库全书》。许衡在思想、教育、历法、哲学、政治、文学、医学、历史、经济、数学、民俗等方面皆有颇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建树,是我国元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儒学君子”位居相位者,许衡为古今唯一的一人。时有“南吴(澄)北许(衡)”之称,为元朝正学大儒。

吴澄(1255-1330)字幼清,晚年改字伯清,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人又称草庐先生。曾受教于朱熹再传弟子饶鲁的门人程若庸,与其族子程巨夫为同学。著有《易纂言》﹑《诗纂言》﹑《书纂言》﹑《春秋纂言》﹑《三礼考注》等,在元代理学中具有崇高地位,与许衡并称“南吴北许”。有《草庐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许谦(1269~1337):元金华(今属浙江)人。字益之,号白云山人,浙江省东阳市人。晋许孜后裔。师承金履祥,刻若勤奋,不数年尽得其传。谦不胶古,不流俗,素志恬淡,以道自乐。亲撰《八华讲义》及《学规》。谦学识渊博,举凡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食货、刑法、文学、音韵、医经、术数以及释、老,无不通晓。人称“白云先生”。著《白云集》、《观史治忽几微》、《诗集传名物钞》8卷,收入《四库全书》。卒谥“文懿”。《元史》卷一八九有传元末,金华建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四贤书院”。明嘉靖间,东阳建仰高祠祀之。清雍正三年从祀文庙。

曹端:明渑池(今属河南)人。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一位被史学家称为“明初理学之冠”的大学者,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述解》、《〈通书〉述解》、《〈西铭〉述解》、《四书详说》、《性理文集》、《夜行烛》、《拙巢集》、《存疑录》、《〈孝经〉述解》、《训蒙要纂》、《家规辑略》、《录粹》、《尤文语录》、《儒学宗统谱》、《月川图诗》、《月川诗文集》等。清代张璟又集曹端遗文八种,合刊为《曹月川先生遗集》。

陈献章(1428年—1500年):明朝人。又名陈白沙,字公甫,号石斋,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都会村人(即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书法家。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

蔡清(1453--1508年):明福建晋江人。字介夫,别号虚斋。著名理学家。其学宗朱熹,又极重陈献章,而以新学小生自处。蔡氏平生精力,尽用之于《易》、《四书蒙引》,盖从训诂而窥见儒学大体。他一生著述多为阐发六经本旨。主要有《四书蒙引》、《易蒙引》和《虚斋文集》等。

王守仁(1472年-1528年):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字伯安,号阳明,中国浙江余姚人。中国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著《阳明全书》《大学问》,《传习录》。

吕坤(1536-1618): 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字叔简,卑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土,河南宁陵人。吕坤爱亡民如子弟,视贪官若仇人,所刻《风宪约》、《民务》各款深受称颂。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

黄道周(1585-1646):明代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爱国民族英雄。助顺将军、爱国名臣。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三大学者。明崇祯年间,王夫之求学岳麓书院,师从吴道行,崇祯十一年(1638)肄业。王夫之学识极其渊博。举凡经学、小学、子学、史学、文学、政法、伦理等各门学术,造诣无不精深,天文、历数、医理、兵法乃至卜筮、星象,亦旁涉兼通,且留心当时传入的“西学”。他的著述存世的约有73种,401卷,散佚的约有20种。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诗广传》、《思问录》、《老子衍》、《庄子通》、《相宗络索》、《黄书》、《噩梦》、《续春秋左氏传博议》、《春秋世论》、《读通鉴论》、《宋论》等。

陆世仪(1611-167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字道威,号刚斋,桴亭,别署“眉史氏”,太仓人。著有《思辨录》、《学酬》、《复社纪略》、《春秋考》、《诗鉴》、《书鉴》等。陆世仪桃李满天下,被时人尊为“江南大儒”。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精研程朱理学,提出了“居敬穷理”、“格物知之”、“尽人伦合天理”、“求实用合圣意”治学路径。力主实学与内心修养,不尚虚谈。他的实学思想,在明清之际影响了一代学人。由于陆世仪思想体系中对西方科技持开放态度,具有近代启蒙意义,因此被中国思想研究中心列为从孔子到孙中山,对中国思想进程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顾炎武(1613- 168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原名绛,字忠清,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李塨(1659~1733):中国清初哲学家。字刚主,号恕谷,直隶(今河北)蠡县人。拜颜元为师,在当时被称为“颜李学派”。 该学派以反对宋明理学空谈性命,讲求经世致用,改良封建制度为宗旨。由于兼收并蓄,李塨一生著述丰富,撰有《小学稽业》、《大学辩业》、《圣经学规传》、《论学》、《学礼录》、《学乐录》、《学射录》、《田赋考辩》、《周易传注》、《论语传注》、《李恭后集》等,书共四十八中,学术成就大大超过颜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