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卫视《客家人》--跟着理学大家游将乐

晨曦中的蛟湖远景

蛟湖村农业休闲观光园

杨时读书处遗迹

曲径通幽的大樟树下曾是杨时幼时读书的地方

杨氏宗祠厅堂

●李宣华 文/图

将乐蛟湖,位于南口乡,距县城不到十公里。这里依山傍河,水清山绿,人文荟萃,土沃民乐。明代泰宁增生萧勋游行至此,被这里旖旎景致吸引,诗情流淌:环绕龙蟠惟白石,青潭蛟卧水澄澄。浮洲雨过人烟漫,古渡舟横波浪升。月上太平长夜皎,雲流新屹素秋腾。隆冬雪霁黄山景,谢陇晴晖似武陵。

“每到周末假日,来蛟湖玩的人很多,骑自行车来的,自驾来的,来拍照的,来吃农家乐的,都有。”村民杨根荣的话语里写满自豪。对此,看管村中杨氏宗祠的八旬老汉杨炳兴最有发言权:“祠堂的钥匙在我这,到里面参观都要我来当向导。以前,有时几天都不要开一次门,现在一天开几次,有时一开就是一天,一直有人。”

一个小小的村落,受到如此青睐,除了看得到的景观,究竟还会有些什么呢?对此,已然离开小村40余年,却从不曾割舍村中公益事业的石狮市退休主任医师杨土生,有着自己的见解。多年来,他一直热心于挖掘和传承蛟湖文化。从他持续热心为家乡办好的“龟山公祠网”里丰富的文字中,可以查找到小村之所以吸人眼球的一些注解,那就是:蛟湖风,蛟湖红,蛟湖绿……

1 蛟湖风:勤耕务读代相传

蛟湖本无湖,绕村前而过的是潺潺金溪。明清时期,一位叫施鸿谟的诗人,这样描写村前的金溪:“烟茏夹岸树棲鸦,水涨前溪壅浅沙。几度小舟冲雨过,深林隐约见人家”。今天的蛟湖村是有湖的。这湖形成于1988年,下游拦河筑坝建立范厝电站,形成库区,碧波千顷。

不过,也有人说,蛟湖自宋代以来就有湖。这湖澄澈透亮,滋养孕育了一代代蛟湖儿女日耕夜读,诗礼传家,增光门第。

这湖是理学之湖。宋代著名理学大家杨时的三子杨遹曾在其斋记中有记:“斯地,吾父读书处也”。今天的蛟湖,是杨时后裔的聚居地,千余人口,近半姓杨。据杨土生介绍,杨时三岁时,其母病逝,他被外祖父陈选带到蛟湖,由其舅父母陈京杨夫人抚养,并在蛟湖学校启蒙读书。杨时去世第39年,蛟湖就有始修杨氏族谱。后来这里的杨家儿女相继外迁读书做官,至五世孙杨谦再迁回到蛟湖定居,成为蛟湖现在的始祖。

至今,在蛟湖村还留下许多杨时幼时在此学习生活的佳话。“在大樟树灌木群边,原有一栋数百年的老古屋。村里人对这栋老屋非常敬重,就是因为从祖上口口相传中得知,这里是杨时公幼年生活处。”村民杨根荣边走边耐心地介绍。只可惜,在时光的更迭中,老屋早已塌毁,留存下天井、石板地基等遗物,让后人睹物思人,祭奠先贤。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24岁中进士,历任过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国子祭酒、工部侍郎兼侍讲、龙图阁直学士、卒谥文靖、赠左大中大夫,又追封太师、吴国公、将乐伯,从祀孔庙。先生程门立雪,尊师重教,著书立说,倡道东南,被尊为“闽学鼻祖”,“程氏正宗”。自然,他教育子孙家风严明。

“勤耕务读,敦伦孝亲,卑无犯上,富莫骄贫,居仁由义,睦族和宗,布衣菲食,气忍家宁”是杨家明代立下的家训,字字珠玑,载入族谱,代代相袭。相比之下,清代的《弘农杨氏家训》内容更加丰富,长达千余字,分“顺父母”、“睦兄弟”、“和宗族”、“完国赋”、“务勤俭”、“勤耕读”、“谨丧祭”、“慎嫁娶”、“安本分”、“禁非为”、“守公法”、“记铭言”等12个条目细述。受这严明的家风熏陶和约束,村中杨家儿女人才辈出,曾出过多位进士、举人、贡生、孝廉,仅国学生太学生就有40名,连同文武庠生和钦赐大国宾,国宾、介宾、耆宾等冠带的名士,达160人。

今天的蛟湖村,依旧民风淳朴,学风浓郁。“这些年,每年清明前后,我们都召集孩子们到宗祠,听老人讲龟山公的故事,讲我们的家风家训家规。”杨根荣说。为此,村里还从“孝父母爱子女、尚勤俭和邻里、奉公法爱公益、崇文明齐风俗”等32个方面,制订了村规民约,激励村民勤耕务读,和谐向上,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的古韵新风。

2 蛟湖红:风雨金溪鱼水情

蛟湖,是一方红旗招展的革命老区、苏区热土。走进村里的杨氏宗祠,“红六师机关驻地旧址”铜牌赫然映入眼帘。宗祠内外“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等红色印记依然清晰在册。1933年夏,中央红军在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肖劲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下组建东方军入闽作战。当时,红六师的机关驻地就设在此。

宗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上下两堂组成,之间以天井和东西两廊相接,后设太师殿,并建有后花台。上堂匾额沉稳厚重的“白石钟灵”四个大字,由杨时第23代孙杨锡光题写。这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军医一生戎马倥偬,曾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八一勋章、解放勋章。祠堂的前大门及两侧壁板,均为近年修缮时新做。杨炳兴深情地指着祠堂大门说:“这里是祭奠先贤先祖的地方,文化大革命时,有人想拆除宗祠,全村后裔誓死制止。但是,当年红军入村,我们却慷慨无私地腾出祠堂供红军使用。之后,红军打战渡金溪,架设浮桥需要板块,我们二话不说,主动拆卸木门支持。”

对此,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红色热土》这样写道:1933年8月前后,红六师、红十九师、红二十一师、红五军团十三师等所属部队先后在将乐展开长达40多天的围城战斗。红六师一部奉命进驻蛟湖村,主要任务就是在这里扼守交通咽喉要道。红军把驻军机关设在杨氏宗祠内,下设作战指挥部、通讯室、宣传室、扩红筹款部、财政部、游击部等。驻军重中之重的工作是镇守渡口,保证红军队伍顺利通过金溪河。当时,红军发动群众将全村几百个“米箩”、“谷斗”装上石块沉于河床上作为临时桥墩,上边铺设门板,形成便桥。最多的一次,有几千名红军通过。

《蛟湖龟山公祠文集(一)》对此也有专门的记载:红军革命时期曾在蛟湖开展革命斗争,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建立农会、赤卫队。杨土生在其创建的“龟山公祠网”里,搜集整理了许多发生在蛟湖村的红色故事:“红军撤退时曾留有一匹战马给蛟湖游击队,并留有一张由彭德怀签名的字条给杨明樟,嘱其革命成功后可去找政府。红军长征后敌人来‘清剿’,进行残酷地报复,蛟湖有数位村民被活活打死和被碾死在村中央的大石板处……”

“相比我们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返现宗祠里的门板做点对大局有益的事情,根本算不上什么呀。”缓步行走,在宗祠的游廊、天井和前坪,细细聆听杨炳兴老人的讲述,触摸那段血雨腥风的红色脉络,让人对蛟湖儿女的所作所为更加地肃然起敬。

3 蛟湖绿:枕上隔篱闻鸟语

将乐是全国闻名的深呼吸县城。去年来,这个县连续两度以“深绿一派,清新满邑”的形象美誉,获评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持调研评价的“中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榜首席位。11月4日,以“深呼吸,慢生活,大健康”为主题的首届百佳深呼吸小城共建发展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实验区现场考察与经验交流会在将乐举行。作为活动的一个子项目,在之前的10月25日,县里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首届全国自行车骑游大会。其中,骑游途经的一个重要节点便在蛟湖。

说到将乐的深呼吸历史渊源,让人不禁想起理学大家杨时,曾写诗赞叹家乡是个“枕上隔篱闻鸟语”的人间福地,并立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守其世业”的家规,传承至今。清代光绪年间,蛟湖村民觉得“山场有养,能生树木”,于是自发设立护林碑,监督村民“存忠厚之实”,爱林护林。

其实,早在明清时期,蛟湖村就有“蛟卧清潭”、“龙蟠白石”等村民自发评选出的“八景”享誉十里八村,许多当地诗人在此留下诗篇。那时还没有“深呼吸”之说,但这些图这些景,都表达了蛟湖先人那份最为原始的“亲山亲水”深呼吸情怀。

“尊重自然,向往绿色,这是蛟湖的传统。这里是一块上好的宝地。明清时期为蛟湖都,洪武三年设蛟湖驿铺。祠堂前方是通往闽江的金溪河,是古代泰宁、建宁等地通往福州的重要交通水路。后方是通往将乐城区的古驿道,先前这里是将乐县进出明溪等地的必经之处,十分富庶。”村支书杨木顺说。

蛟湖之绿,绿在山野,绿在人心,更绿在今天的产业发展理念之上。这两年,村里深入挖掘杨时文化和农耕文化,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福建茂业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力推进休闲农业观光项目,种植辣木、兰溪杨梅、台湾火龙果500亩,稳步推进休闲农业观光项目。村容村貌在“政府牵头、支部引导、群众参与”的建设新机制下,愈加凸显文化韵味。

发表回复